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建设体育河南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2-07-0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体育河南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体育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加快建设体育河南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在“总体要求”部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适应全民健身需求多样化、科学化、信息化、融合化、生活化、社交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多元,城乡居民体质更加强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以上城区全部建成“两场三馆”(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综合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乡镇、行政村健身设施配置更丰富、功能更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全民健身组织发展壮大,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达到1个,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以上;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更加丰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优势项目群,有更多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高水平赛事,在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上力争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在第15届全国运动会上保持中西部地区领先位次,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具备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体育文化更加繁荣,对外交流更加活跃。

在“主要任务”部分,《实施方案》列出了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完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多样化发展、提升科学健身水平、深化体教融合、加强重点人群健身服务、做大做强功夫体育、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推动体育对外开放、大力弘扬体育文化等十四项主要任务。

在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河南省体育综合训练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提升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努力构建“10分钟健身圈”。到2025年,全省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70个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落实完整居住社区配套标准,优先规划建设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推进农村地区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乡镇、行政村健身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在完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以全民健身赛事引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举办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展全民健身线上赛事活动,扩大高水平赛事项目覆盖面;继续办好群众性“三大球”联赛,提升乒乓球大众公开赛、羽毛球公开赛、自行车公开赛、网球球王争霸赛等品牌赛事影响力;每年开展全民健身省级品牌赛事活动30次以上、市级200次以上、县级2000次以上,带动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全民健身活动2万次以上。

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多样化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探索传统新兴并举、线上线下结合的办赛模式;大力发群众基础好的运动项目,推广发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挥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自然资源优势举办群众性冰雪健身活动;到2025年,全省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300万,带动18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

在提升科学健身水平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养5000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成为科学健身指导员;每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体质健康测评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少于20万人次、“走基层、送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不少于10万人次。

在深化体教融合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足开好体育课,丰富课余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推动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冰雪项目进校园,指导学生较好掌握1—2项运动技能,培育运动项目人口,形成终身运动习惯;整合体育系统和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体育服务,着力解决学校体育设施不足、师资不足的问题;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选派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体育俱乐部专业人员进学校指导体育教学、开展业余训练;鼓励优秀运动员和体育明星进校园、进课堂,发挥榜样和激励作用,激发青少年运动兴趣;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青少年竞赛体系。

在做大做强功夫体育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深挖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培育传统项目品牌赛事,积极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持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举办国际武术赛事,构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的武术赛事体系;弘扬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武术文化,不断扩大中国功夫品牌的国际影响。

在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优化竞技体育发展布局,统筹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夏季与冬季项目、优势与潜优势项目科学发展,形成并巩固武术、自行车、水上、重竞技、田径、球类、射击等优势项目群,提高核心竞争力。全力做好第33届夏季奥运会、第19届亚洲运动会、第15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工作,力争更多运动员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建立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构建反兴奋剂教育预防体系,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

在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100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航空运动产业,推动航空竞赛表演、体验休闲、航空培训、航空产品制造等联动发展。依托“三山两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黄河、淮河)等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登山、攀岩、徒步、骑行、冰雪等户外运动产业,打造30家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推动射箭、游泳、瑜伽、武术等运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自主体育品牌。

在推动体育对外开放、大力弘扬体育文化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引进2—3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界级体育赛事、精品体育赛事。持续办好WTA郑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继续申办国际乒联巡回赛,发挥体育在推动开放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国际交流活动,支持郑州、洛阳等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加强对运动项目发展历史沿革、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加大对优秀体育人物和事迹的推广力度,发挥体育明星及团队正能量的作用,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精神力量;积极发展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加强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推广。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职能转变、强化政策保障、强化科技赋能、严格责任落实等五条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