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教练进校园 体教融合谱新篇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4-04-01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强调要“把体育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体教融合在学生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市体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内校外体育训练,通过推动“教练进校园”、培育“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多措并举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加大投入、广泛组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支持有能力、水平高的教练员走进学校挖掘苗子、展开训练。2021年,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业余体校在全省率先改革,承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训练的体育专科学校成功转型为负责全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培训和运动竞赛管理的体育运动中心。教练员在改革中找到新的角色定位,逐步走出体校、走进学校,义务开展日常训练。特别是教练员王雁涛积极投身于许昌实验小学校内游泳项目,目前,已挖掘、培养出了常默涵、王皓成等在省级赛事活动中多次夺金的优秀运动员。


市体育运动中心排球教练员杨师豪、孙琼鸽在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开展排球项目训练。


        二是打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优秀典型,在全市中小学校合理布局体育项目。支持落实“双减”政策热情高、措施实、开展好的学校,通过考核命名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以让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目标,培育校队,组织参加校内、校际比赛。目前,我市共有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5所。2024年计划培育发展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50所。


市体育运动中心游泳教练员积极投身许昌实验小学游泳项目。


        三是加强培训监管,拓宽人才路径。“双减”工作开展以来,体育校外培训热度不断增长。按照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市体育局建立了全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确保其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和综合服务平台并达到全流程监管,目前,我市已纳入“白名单”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共有49家。与此同时,市体育局坚持开门办体育,联合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青少年俱乐部等社会资源,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路子,畅通人才选拔渠道,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人才体系建设。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体育系统将持续以深化体教融合为抓手,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充分发挥体育职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