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体育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践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不断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培育特色体育产业,十年间,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走向更高水平,百姓身边体育设施举步可就,“十五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健身赛事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体育事业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初秋时节,气温宜人,每天早上6时左右,我市公园、游园里健身人群络绎不绝。广场舞、太极拳、跑步、骑行……健身活动丰富多元,人们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十年间,我市围绕“群众身边”要求,积极推进“体育惠民工程”。近年来,我市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投资1.2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区“15分钟健身圈”,共建设公共体育和儿童游乐设施685处(套);投资17.2亿元,规划建设“两场三馆一中心”的体育会展中心,一期体育场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禹州市老城区体育公园,长葛市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鄢陵县花博公园改造的体育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馆,襄城县的全民健身综合馆,魏都区的清潩河体育公园、灞陵全民健身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建安区的全民健身中心等场地设施有效解决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此外,我市率先实现了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的目标。
十年间,我市体育事业立足民生,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我市通过健全群众体育组织、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供给,扩大体育锻炼人群,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发展,形成了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目前,市、县两级体育组织106个,其中,体育协会75个、健身气功站8个、健身俱乐部11个,太极拳研究会等其他体育组织12个。培育全民健身站点2527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3万人,站点数量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均以倍数递增。
“健身场地解决了,体育项目丰富了,体育人口也增多了。”据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已达到180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80万人。“我市群众的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我市国民体质监测采集样本9300份,群众体质合格率达93.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该负责人说。
竞技体育亮点纷呈
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开展群众体育的同时,也不忘深耕青少年体育,紧扣体教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创新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奋力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十年间,我市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项目布局,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体育比赛,捷报频传。2014年,在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得57.5枚金牌、15枚银牌和10枚铜牌,居全省第15名;2018年,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获得76枚金牌、25枚银牌、23枚铜牌,居全省排第10名,创造了许昌市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2019年,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赛场上,荣获金牌10枚、银牌11枚和铜牌10枚,不仅实现了成绩的历史性突破,还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地自行车体校乙组团体竞速赛比赛中以“45.201∶45.493”的成绩战胜强手上海队,夺取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枚金牌。
十年间,我市坚持“以体育人”,持续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和业余训练。据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干预,除了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引导青少年养成终身运动习惯之外,还积极推进专业教练员进校园和发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项目落地。“我市自2013年开始体校教育模式改革,教练员离开体校、走进学校,义务训练学生、培训体育教师,同时把学校发展成为项目训练基地。”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在校训练的青少年达2300余人,打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5所,培育发展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5个。此外,我市还积极打造品牌青少年体育赛事。“201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举办了青少年锦标赛,目前已举办四届,比赛项目逐年增多,参赛人数逐年增长,今年,参赛青少年达到了6000余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省体育局的高度肯定。”该负责人说,在赛事中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苗子有效推动了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十年来,我市向省队输送优秀队员570余名,其中1名站在了CBA赛场。”
体育产业量质齐升
十年间,我市坚持体育拉动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体育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健康工程。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释放市场潜能,制定相关意见措施等,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等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体育力量。“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我们着力发展赛事经济和体育旅游等特色产业,十年来承接国家、省级体育比赛达40余次,成功举办了两届市运会,每年组织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不低于200场,人均体育消费2000元以上的人群约150万人,每年拉动体育消费规模30亿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负责人说,市体育局还积极培育本土赛事,激发城市活力。迎新年元旦长跑、“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许昌赛区比赛、广场舞大赛、全市健身操展演、三国文化旅游周五禽戏展演、健身气功站点联赛、门球联赛、环鹿鸣湖长跑赛、端午节龙舟赛、五一“畅游古城河、沐浴三国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吸引了我市群众积极响应,外地运动爱好者也慕名而来,精彩纷呈的品牌健身活动所发挥的带动效应逐年提升。
一个个体育产业的兴起,聚集了人气,拉动了消费,推动了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文旅、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发展;一个个品牌赛事的举办,见证着我市“体育+”融合共赢的成功实践。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市将持续在体育事业上全面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体育,围绕‘建设体育强市’总目标继续奋进前行。”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