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指出,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千万,其中女性约7千万。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然而由于骨质疏松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公众对其危害性了解甚少,可能会错过前期预防机会。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博士白云飞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规律运动,配合科学合理的膳食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病的发生,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重在预防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和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等,导致患者容易骨折。白云飞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预防老年跌倒、防止骨折是老年人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方面,而造成骨折的重要潜在因素就是骨质疏松,因此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显得尤为重要。
“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和女性的生理特点相关,雌激素可以影响骨代谢,生理期、生育,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绝经以后雌激素的快速下降,会导致骨质丢失。”白云飞特别提醒,“部分女性防晒措施做得特别到位,缺少和阳光的直接接触,也会影响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减少钙的吸收,另外有些年轻人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不离手,这些饮品的超量摄入也会导致钙的大量丢失。”
因此,如果自身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日常应该注意对骨密度的定期检查监测,一是检测血液中骨代谢指标,二是测试骨密度,如双X线测试或超声骨密度等,如果出现骨量减少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这一进程,以预防为主,提前补充钙和维生素D。
坚持规律运动强身壮骨
“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预防方案就是科学规律的运动。”白云飞建议,坚持规律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改善骨密度,给身体机能带来全方位的提高。多种运动方式可以搭配起来,白云飞说:“针对不同部位的负重训练、力量训练或自身重力训练,可以刺激成骨细胞分泌,加强骨密度。可以用小哑铃进行上肢锻炼,负重下肢锻炼及俯卧撑、蹲起等训练。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有利于钙的吸收,进行户外耐力训练,比如骑车慢跑等,能让身体在户外充分接触到紫外线照射,促进皮肤中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另外比较重要的是柔韧性和平衡力的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跌倒,减少骨折风险。”
如果已经有骨质疏松迹象,在做这些运动前,要进行科学评估,严格把控负重量,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配合药物治疗适当锻炼。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学补钙。白云飞说:“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钙的需求应该是在1000到1200毫克之间,饮食中适当摄入牛奶、鸡蛋等含钙食物外,还可以额外补充钙片,另外维生素D也需要配合补充,否则补再多的钙也无法吸收。”另外,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孕妇在妊娠期间钙的需求量很大,也需要额外补充钙,同时加强锻炼,做一些小的负重训练和规律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强自身体质,帮助分娩和产后恢复。
相关链接
日常补钙适当晒
经常晒一晒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对补钙有促进作用,但是晒太阳太多也会有晒伤风险。如何让日晒补钙简单有效?白云飞表示,最好每天晒半个小时以上的太阳,把四肢充分暴露出来,不要涂抹防晒霜等防晒物品,也不要隔着玻璃晒。
在晒太阳补钙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暴晒,避免皮肤晒伤,尤其是高温炎热天气,可以把日晒时间选择在每天早上8时左右,既有充足紫外线也不会过于剧烈。在其他季节,可以选择在上午9时以后到下午4时以前的时间段,避免紫外线不够起不到作用。(转自6月28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