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百年历史的全英赛国羽拿到了3个冠军,这是四年来的最佳战绩。赛前,大胆的球迷或者专家或许能够想到,但普遍的冠军公式是男单+男双+混双的模式,毕竟男单的林丹、谌龙、石宇奇都具备夺冠实力,男双同样有世锦赛冠军“双塔”李俊慧/刘雨辰、刘成/张楠以及后起之秀何济霆/谭强、韩呈恺/周昊东4对强力组合,混双赛场的双保险自不必说。
但当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为国羽拿到久违的冠军时,大家惊喜之余,开始审视这些国羽小花绽放的过程。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多位国羽女单、女双名将退役,队伍产生了年龄上的“真空带”,1993年、1994年出生处在当打之年的队员几乎没有。不得已,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等被推上瞩目的焦点。
时间没有让她们做选择题,在不到20岁的年龄,她们就必须承担国羽女队的重任。可在花样的年龄,被迫推到一线,她们哪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2017年丢掉苏迪曼杯后,陈清晨/贾一凡抱头痛哭,“我们丢掉了苏杯,苏杯丢在我们手中。”面对外界的口诛笔伐,她们也陷入深深地自责。20岁的年龄,她们感受到了“狂风暴雨”。
2018年尤伯杯,陈雨菲站在女单一姐的位置,大脑一片空白。输球后,她脸上毫无表情,但眼神里却透露着不甘。看着日本队欢庆胜利的场景,陈雨菲深受触动。那一刻她下定决心——“站在球场上就不想输。”
经历了这些刻骨铭心的时刻后,小花们开始成长。身陷伤病困扰的贾一凡,打着封闭和陈清晨拿到了亚运会冠军,全英赛连克强敌,成功登顶。面对戴资颖11连败的陈雨菲,从未失去前进的动力,一次次去突破,终于在第12次成功。
当然,国羽女队的复苏也不只能依靠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全英赛陈雨菲、何冰娇同时闯入八强,20岁的陈晓欣依然延续着自己“巨人杀手”的本色,在伯明翰的首轮,将泰国名将拉差诺拉下马,成功完成阻击任务。
女双从德国公开赛到全英公开赛,杜玥/李茵晖、陈清晨/贾一凡两对国羽女双组合都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力克多位世界强档,冠军含金量十足。
国羽新一代迅速成长,她们已成为东京奥运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国羽未来复兴的希望。戈壁上的种子,在阳光强烈、缺乏水源的环境下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粗壮的胡杨。逆境让人成长,经历了“狂风暴雨”后,国羽女队离复苏的日子不远了。(转自3月19日《中国体育报》06版)